青神县文广新局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

  
日期:2018年12月10日  来源:县文广新局  点击:[]
分享: 

近年来,青神旅游紧紧围绕县委“135”工作思路、“一带两路、拥江发展、一心一环、多点支撑”发展战略、绿色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按照“一带两路三组团五板块”总体空间布局,以岷江旅游经济带为统揽,以乡村旅游发展为重点,以绿色为底色、文化为灵魂、产业为支撑,大力实施旅游脱贫攻坚战略,面向成都,背靠乐山,坚持做活水、彰显文、提升竹,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大乡村文化事业投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发展繁荣群众文化活动,全县各乡镇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文化旅游基本情况

(一)以政策为导向,营造旅游业发展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做活旅游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决定》、《加快建设岷江旅游经济带的决定》、《青神县“扶持跟着项目走”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对全县旅游、竹编、椪柑、电子商务等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机制,强力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大幅度提高旅游三产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地方财政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投入;将西龙、南城、瑞峰、汉阳列为全县重点旅游发展乡镇,加大旅游三产工作考核权重,召开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大会,大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二) 以规划为引领,统筹旅游业科学发展

近年,我县相继编制完成了青神县旅游发展规划、青神县旅游业和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青神县全域文化旅游策划、青神县岷江旅游经济带发展规划等旅游业全局性发展规划,以及竹编产业园、江湾神木园、甘家沟椪香园、万沟茶语原乡、汉阳古镇等专项规划,通过规划引领,明确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三)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亮点

以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为载体,以南城镇兰沟村、白果乡甘家沟村、西龙镇万沟村、瑞峰镇中岩村、汉阳镇新路村、高台乡百家池村为重点,依托“两水一竹”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南城镇、瑞峰镇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甘家沟村、中岩村、兰沟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国际竹艺城、江湾神木园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甘家沟椪香园、万沟茶语原乡、汉阳湖·忆村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竹艺小镇、竹艺水乡、斑布小镇项目的规划建设,力争打造乡村旅游的新热点。

(四)以投入为基础,不断提升配套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咨询点、旅游厕所、标识标牌、道路交通等基础建设;与四川旅游学院开展战略合作,面向乡镇、村组干部、旅游经营业主开展乡村旅游主体培训,拓展发展思路,激发创业激情,提升服务水平;实施旅游精准扶贫,探索农民合作社、共享农庄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积极引导贫困户转变为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从业者;大力推进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特色民宿等品牌创建,目前全县共有星级农家乐20家、民宿达标户6家、A级旅游厕所11座、东坡竹宴特色菜品36道、省市县优秀旅游商品15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业,助推乡村旅游发展,青神县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四川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共有网店500家、微店260家,年网上交易额2亿多元。

(五)以节庆会展为平台,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持续举办瑞峰龙舟文化旅游节、东坡初恋地旅游文化节、乡村旅游椪柑节等旅游节庆会展活动。组建岷江文化旅游研究会,深度挖掘青神竹编文化、东坡文化、蚕丛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五大文化,传承青神地方特色文化。青神竹编技艺、瑞峰龙舟节、捻条画、汉阳杆秤、牛儿灯分别成功申报为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拓展线上线下旅游营销路径。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六个一”工程,大力提升“东坡初恋地、国际竹艺城”青神旅游特质形象:拍摄制作青神城市形象宣传片;编印出版青神形象宣传画册、邮画册;征集、录制青神系列歌曲;确定青神形象宣传标识和宣传用语;编辑出版青神系列文化丛书和旅游宣传资料。

(六)多举措深挖掘,确保民间文艺发展

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带动作用,在多个村居建立了自己的文艺宣传队伍,深入发掘带有地方特色的舞牛灯、钱枪舞、喊号子等,同时多形式开展各类文艺比赛,如歌手比赛、广场舞蹈比赛、民间文艺人才选拔赛等,评选出多名优秀乡村文艺人才。

(七)强基础配设备,确保文化资源供给

我县每个乡镇建有文化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各项文化工作的开展,增加了硬件设施和设备,进一步完善了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每个村增设了一名文化服务志愿者,协助开展文化工作。

(八)建队伍强素质,确保文化更专业

我县每年对农村文艺人材进行免费专业技能培训,如艺术舞蹈编排培训、歌唱培训、广场舞蹈表演培训、民俗文化培训、小品小戏表演培训等。通过这些培训,大大提高了农村文艺队伍的专业技能。

二、存在问题

旅游项目量小质弱影响小的现状未变,缺乏旅游大项目和龙头景区的带动效应,没有形成有特色吸引力的品牌产品;没有形成旅游目的地的精品游线,缺乏休闲、娱乐、体验、运动、观光等内容的旅游产品;旅游发展机制和发展氛围不够,企业在旅游项目开发中过度依赖政府,干部群众对旅游的认知不够深刻,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旅游三产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旅游标准化建设意识、联盟发展意识不强,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旅游投入不足,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厕所、道路沿线旅游服务设施等不完善,土地等发展要素保障不足。

虽然乡村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建设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没有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提高,制约了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出现文化、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状况。二是文化资源严重缺乏,设施不全,缺少活动经费,导致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三是文化干部队伍不稳定,人才缺乏。基层文化队伍普遍存在业务能力不高、整体素质偏低、专职人员较少等问题。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旅游的“六个一”发展总体思路,做好“水、文、竹”三篇文章。加快推进竹艺小镇、汉阳湖·忆村、高台竹艺水乡等重点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咨询点、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服务设施,支持汉阳、高台等乡镇乡村旅游环线建设。面向乡镇、村组干部及农家乐经营业主为开展乡村旅游主体培训,拓展乡村旅游开发思路,激发乡村旅游创业激情。开展从业者技能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引导贫困户转变为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从业者。制定发展乡村旅游的激励政策,加大县财政旅游发展资金投入,做好土地等要素保障;大力招商引资,引导资本下乡和民间资本投入,积极探索农民合作社、民俗旅游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树立全新理念,加强乡村文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不断强化发展乡村文化事业的重要性。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让群众担当起农村文化的主角,充分民挥农村文化能人的带头作用。以村为单位,建立群众自己的文艺队伍,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实现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由演出、自娱自乐的群众参与格局。同时要加强文化骨干培训,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书法、美术、舞蹈、器乐等各种培训,促使乡村文化队伍加速成长。

根据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群众文化活动。要有效地将传统节目与现代节目、民俗表演与政策形势宣传有机结合起来,为农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

上一条:2019年三产工作重点

下一条:青神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补助旅游标识牌制作安装经费的请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