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手机赌钱游戏 >> 汉阳镇 >> 信息公开 >> 正文

眉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

眉府办发〔2018〕40号

  
日期:2018年10月31日  来源:市政府办  点击:[]
分享: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单位):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川办发〔2018〕30号),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粮食流通工作各项决策部署,以确保全市粮食安全为核心,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绿色优质粮油需要为主题,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重点,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提质增效,努力实现眉山粮食流通产业经济强市的目标。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市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现代粮食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带动农民增收。绿色优质粮食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增加,粮食优质品率提高12个百分点左右;粮食产业产值年均增长9%左右,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0%,积极推进粮食主食品工业化,主食产业化增加值达到3%以上。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粮食产业园区和粮食产业集群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和粮食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强基础,补短板

(三)加快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我市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优势,加快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丹棱县现代粮食物流园建设,利用成昆铁路、成乐高速、遂资眉高速、成自泸高速、简蒲高速、成丽高速、天府大道等交通优势,创新粮食多式联运供应链物流体系,构建开放型粮食物流新格局。支持通过合资、重组等方式,组建现代粮食物流企业。推广原粮物流“四散化”(散储、散运、散装、散卸)、集装化、标准化,推动成品粮物流托盘、集装箱等标准化装载单元器具的循环共用。配备散粮收发及集装化设施设备,积极推进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粮油进出眉山运力协调机制和运输统计信息通报机制。(市粮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等负责)

(四)加快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提升市级粮食质检机构功能,加快县级粮食质检机构建设,逐步形成稳定的公益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明确工作职责,理顺粮食质检经费来源渠道,确保质检机构在开展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风险监测,推广粮油快检技术应用,加强粮食种植、收购、储存、销售及食品生产经营监管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逐步建立从生产到消费的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切实加强进口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市粮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农业局、成都海关、市质监局、市财政局等负责)

(五)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整合仓储设施、人才资源等,建设一批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专合组织、民营加工企业等为载体的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营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到2020年全市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15个,为农民提供粮食“五代”(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服务。继续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引导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建设使用“大粮仓”、自然通风干燥设施设备等,促进粮食提质减损和农民持续增收。(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六)加强粮食仓储功能提升和统筹利用。优化仓储设施布局,支持有条件的仓储企业争取专项资金用于低温库、智慧粮库建设,仓储功能有效提升。多渠道开发现有仓储设施用途,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粮食产后服务,为农村电商提供仓储物流服务,为加工企业提供仓储保管业务,为城乡居民、销售企业提供“互联网+粮食”经营模式和粮食配送服务。(市粮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等负责)

三、创新驱动,激发粮食产业主体内在动力

(七)顺应收储制度改革需要,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大收储企业整合力度,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特别是县域国有粮食企业兼并重组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释放国有粮食企业活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做大做强粮食产业,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发展活力。(市粮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等负责)

(八)积极推进粮食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各类粮食经营主体开展合作与融合,培育和发展粮食产业化联合体。鼓励粮食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成立粮食产业联盟,共同创建品牌、开发市场、攻关技术、扩大融资等,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鼓励通过产权置换、股权转让、品牌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粮食产业资源优化配置。鼓励支持国有和民营粮食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参与承担政策性粮食收储业务,探索创新龙头企业与地方粮食储备机制。有重点地引进带动能力强的粮油加工项目,围绕“产购销储加”一体化粮食产业链,实现强强联合、以强带弱,形成集生产、收购、仓储、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我市粮食产业规模和实力。(市粮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等负责)

(九)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坚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实施“中国好粮油”四川行动。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区)和企业实施示范工程,通过规划引导、质量提升、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商标注册、特色产品认定等,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全国或省、市等区域性名牌粮油产品。大力推进“味在眉山香飘世界”千亿产业战略,利用好西博会、农交会、川渝粮油精品展和眉山泡菜博览会等平台,提升眉山粮油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大力发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粮食产品。加大粮食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粮食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市粮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科技局等负责)

四、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十)推进粮食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大力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提高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建立优质优价的粮食生产、分类收储和交易机制,提升收获粮食优质品率、优质优价收购量和粮油产品加工的优质品率,引导发展绿色优质眉山粮源、生产绿色优质粮油产品,倡导绿色优质粮油消费。鼓励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促进优质粮食产品的营养升级扩版。推广大米、小麦粉和食用植物油适度加工,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产品,推动地方特色粮油食品产业化。适应养殖业发展新趋势,发展安全环保饲料产品。(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林业局等负责)

(十一)加快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与转化。发展粮食及副产物精深加工,积极参与优质粮油精深加工示范县建设。着力开发稻谷副产物等粮食精深加工产品,增加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功能性淀粉糖、功能性蛋白等食品以及保健、化工、医药、酒类产品等方面的有效供给,打造优质粮油精深加工示范企业,提升转化能力和转化质量。着力处置不合格超标粮食,探索开展淀粉类生物基塑料和生物降解材料试点示范。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约束,促进粮食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市粮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负责)

(十二)强势推进油菜产业发展。发挥眉山优质菜籽油比较优势,扶持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设备先进、市场品牌占有率高的油脂加工企业,实施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油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食用植物油特别是油菜籽加工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联合、兼并和重组,做强做大油脂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积极融入“天府菜油”行动,支持油脂加工企业入盟“天府菜油”产业创新联盟,打造“眉山菜油”品牌,为“川菜”提供优质充足菜油,提升眉山油菜产业竞争力。(市农业局、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等负责)

(十三)大力促进主食产业化。立足我市特点,积极推进大米和面粉为主要原料的主食产业化,开发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主食产品。保护并挖掘传统主食产品,在发展冻耙、花生酥、芝麻糕、龙眼酥等的基础上,增加主食品种。加快主食产业化生产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推进主食产业示范工程建设。加快主副食融合开发、军民融合发展步伐。(市粮食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工商局等负责)

五、创新粮食产业发展方式促进融合发展

(十四)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发展“产购储加销”一体化模式,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鼓励粮食企业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销对接和协作,发展绿色优质特色粮油种植、收购、储存、专用化加工,延伸物流营销和服务网体系,实现粮源基地化、加工规模化、产品优质化、服务多样化,打造绿色有机的优质粮食供应链。支持东坡区、仁寿县创建优质稻谷、油菜籽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开展粮食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分析预警,加大供需信息发布力度,促进粮食供需平衡。(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等负责)

(十五)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完善区域粮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坚持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利益链“四链协同”,推动形成特色粮油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区。建设2—3个集收购销售、仓储物流、加工贸易、质检配送为一体的大型重点粮油产业园区,支持创建国家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基地)。(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等负责)

(十六)发展粮食绿色循环经济。实施“绿色发展”行动,构建绿色粮食产业体系。加快低温仓储设施项目建设,支持低温储粮应用技术研究,逐步构建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绿色低温储粮体系。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区)开展“仓顶阳光工程”等新能源项目,鼓励粮食企业建立绿色、低碳、环保的循环经济系统。支持探索多途径实现粮油附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作用,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开展米糠、碎米、麦麸、麦胚、饼粕等副产物综合利用示范,支持建设粮食副产物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市粮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农业局等负责)

(十七)积极发展新业态。深入推进“互联网+粮食”行动,支持电商平台实施“川米优化工程”,探索开发“社区粮店新零售”等新模式新业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提升粮食行业信息化水平,实施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依托省级粮食管理平台建设市级应用平台和县级应用终端,形成互联互通的涉粮大数据中心。打造爱粮节粮宣传教育、粮食文化展示基地,鼓励各地发展粮食产业观光、体验式消费等新业态。(市粮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旅发委等负责)

六、推进粮食科技创新强化人才支撑

(十八)推动粮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粮食领军型企业,建立粮食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重点加大对精深加工、粮食现代物流、绿色安全储粮、信息化、新材料和急需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加强粮食质量检验技术比对及不合格粮食处理技术标准研究。实施“科技兴粮工程”搭建科企合作平台,促进粮食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等与企业对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引入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开展智能仓储等应用,提高粮食企业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市科技局、市粮食局、市质监局、市财政局等负责)

(十九)实施“人才兴粮”工程。坚持人才兴粮,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新型粮食科技人才。完善粮食行业技能培训体系,依托专业院校,引进和培育一批“粮工巧匠”,广泛开展技能大赛,实现高、中、初级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服务粮食产业经济。(市粮食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体局等负责)

七、加大支持力度构建政策支撑体系

(二十)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国家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和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利用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粮食风险基金和粮安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等支持粮食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功能,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投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仓储、烘干设备,可按规定享受农机具购置补贴。依法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符合条件的商品储备企业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粮食加工企业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所得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和国家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逐步将粮食加工行业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粮油加工企业可以凭合法有效的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税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粮食局等负责)

(二十一)落实用地用电用气等优惠政策。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对粮食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用地予以统筹安排和重点支持。支持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依法依规将划拨用地转变为出让用地,增强企业融资功能。改制重组后的粮食企业,可依法处置土地资产,用于企业改革发展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粮食流通产业用地,可采取出让、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使用土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在原有建设用地上增建生产性设施,进行厂房加层或翻建改建厂房,增加用地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将粮食初加工设施用地纳入农业附属设施用地范围,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落实粮食初加工用电、粮食烘干用气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用气价格政策。(市国土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局等负责)

(二十二)健全金融保险支持政策。建立健全政、银、企常态沟通协作机制,引导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创新涉农贷款产品,加大对粮食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粮食收购、加工、仓储、物流、粮机等各环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建立健全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融资担保机制,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引导粮食企业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企业厂房抵押和存单、订单、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服务,创新“信贷+保险”、产业链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适时建立粮食产业发展基金。(市政府金融办、人行眉山市中心支行、眉山银监分局、市财政局、市粮食局、农发行眉山分行等负责)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制定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划或方案,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加大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实绩在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的权重。粮食部门负责协调推进粮食产业发展有关工作,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加强粮食产业经济运行监测。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强化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粮食产业。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抓紧完成配套措施和部门协作机制,强化责任考核,以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考核保障机制确保工作目标实现,合力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等负责)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0月22日

上一条:关于2019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下一条:关于成立眉山市推进“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