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手机赌钱游戏 >> 认识青神 >> 人文史志 >> 青神人文 >> 正文

蚕丛文化

  
日期:2015年01月20日  来源:党史县志办  点击:[]
分享: 

蚕丛,号蜀山氏,生于公元前3476年,为古蜀第一代先王。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载:“蜀之先王者,有蚕丛、柏灌、鱼凫、开明”。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蚕丛为蜀侯时,蚕丛氏部族主要散居在岷江上游一带山地,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蚕丛称王后,带着部族在岷江、青衣江流域定居下来,建立了第一个古蜀王国,并以农桑兴邦,常“衣青衣,劝民农桑,民感德立祠祀之,俗称青衣神”。 大量的史料表明,蚕丛王常居于眉山市的青神县,尚留下高台乡、瑞峰镇古老的羌人墓群(民间称蛮洞子)、石棺,墓葬中图案有纵目人像。其部落生息于岷江、白龙江、涪江、大渡河流域的山区,蚕丛王服青衣于民间,授民修水沟种五谷,野蚕家养。蚕丛通过立国劝民农桑,使古蜀民由原来居无定所散居的游牧生活,转变为聚族定居的农耕生活,开创了古蜀农耕文明,奠定了蜀地千秋鸿业和天府之国的基础。至此,蜀地农桑勃兴,经济发展,蜀民衣食足而礼义兴。蚕丛在蜀地发明的栽桑、养蚕、缫丝、织锦,不仅对蜀地乃至对整个华夏的蚕桑丝绸发展,均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蚕丛作为古蜀第一代蜀王,他所开创的古蜀农耕文明和对华夏蚕桑丝绸发展所作的伟大贡献,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即蚕丛文化。青神县地处岷江中上游,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酸碱适度,有机质含量高,很适宜桑蚕的生长。古蜀蚕丛氏选择此地教民农桑,传播农耕文明,是很有理由的。自蚕丛氏后,2800多年来,青神县民自古到今便传承着栽桑、养蚕、缫丝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青神的栽桑养蚕技术和蚕丝质量都优于他处。 据《青神县志》(1990版)载:“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全县养蚕14866张,蚕茧产量340吨,农户平均养蚕数量一直处于乐山蚕区最高水平。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全县有丝厂4家,年缫丝3000——4000绪。所缫生丝鲜亮匀净,远销欧美。当时青神的汉阳丝市与成都簇桥丝市并列为川西南两大丝市”。至2008年,青神坤元丝厂的生丝经商检已达4A13级,年产优质丝160吨。 青神的妇女自古善采桑养蚕,清光绪《青神县志》载:“女功:青衣多桑柘,妇女当春采桑饲蚕,日夜奔忙,无时少暇,蚕事备操”。青神民众自古以来保存蚕丛氏时代的崇尚青色的服饰,即男女均爱着黑色或蓝色的衣裤,中老年男人包裹黑色的布帕,女人包裹黑色的纱帕,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青神以青衣神蚕丛氏而得县名、乡名、水域名,大量的典籍文献证明了蚕丛氏长期居住生活在青神,教民农桑,传播农耕文明,与青神民众有着特殊的渊源,自古以来受到青神广大民众的崇敬和祭祀。因此,青神被称为蚕丛故里。

上一条:竹编文化

下一条:婆婆的枇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