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科技产业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影响既有冲击也有机遇。
一方面,防控疫情采取的人流物流限制,导致许多科技企业及其供应链关联企业延迟复工复产;物流时间延长,运输成本增加;开门营业受阻、消费需求降低。这些企业在工资、房租等刚性支付的情况下,存在着短期现金流断裂、经营承压风险。此外,疫情的蔓延,导致科技产业国际合作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影响了创新资源的汇聚。
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的线上需求激增为数字产业带来新契机。以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化为核心的科技公司,瞄准疫情期间消费者对教育、医疗、办公、生活服务等方面的线上需求,基于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优势,积极扩展智能制造、在线教育、医疗健康、云办公、在线消费、无人配送等业务,或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实现营业增收。同时,疫情同样为生物制药、防控防疫、医疗卫生等科技产业,带来了更多国际科研合作和技术攻关的机遇,有利于这些产业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
疫情暴发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加速出台了支持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如中央在一个月内连续四次部署加快推动科技进步的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科技部火炬中心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为各类科技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的通知》,工信部在《关于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重点支持5G、工业互联网等高科技产业发展;各省市地方政府也积极落实科技产业发展的措施。由疫情引发的政府科技产业救助措施,通过政策的有效落地和体制机制的大胆改革,改变一些过去难以解决的制约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梗阻”之处,化“危”为“机”。
积极落实应对疫情的科技业发展措施,促进创新,保持科技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落实科技企业财政金融支持措施。突出减轻中小科技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而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甚至停产停工的中小科技企业,要及时掌握情况,采取税费减免、简化贷款流程、提供优惠贷款等措施,设立绿色通道支持有条件的中小科技公司发行债券和上市;支持科技企业参与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防控技术和产品开发,率先支持科技企业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抗疫疫苗、快检设备、医疗器械等关键技术和创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鼓励拥有大数据、物联网、云服务等核心技术的企业,充分发挥“数据产业集群”优势,创新开发抗突发事件的信息化新应用,如线上教育、远程医疗、云办公、无接触登记、突发事件识别监测等。
二是推动科技业国际合作。出台专门政策,鼓励企业在生物医药、防疫监测、医疗健康等领域重点开展国际合作;科技、商务、发改、财税、金融、人社部门应加强调研,精准把握在华外资科技企业在疫情中业务影响状况和实际困难,出台临时措施加以扶助,注重已出台扶持政策对外资企业的惠及性,以稳定外资投资我科技产业的信心;扩大科技领域开放,放开云计算服务业、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仅限于用户接入)的外资准入。
三是优化科技创新服务方式。保障科技企业对创新资源与服务的现实需求,发挥已有科技创新平台的线上服务功能,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推动科技资源共享;提高各级政府线上办公能力与服务能力,搭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技术合同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小科技企业评价等业务的网上预约办理,一站式解决科技中小企业问题;推进高科技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证疫情防控物资需求,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错时上班、错峰复工、智能生产线等方式灵活复工复产。
四是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抗疫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为契机,加大5G、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基础设施建设,成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金,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成立专项贷款,并引导社会资本、国际资本投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总的来说,疫情对科技企业带来的冲击是暂时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向好的,政府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是长期不变的,由产业和消费升级带来的对科技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也是无法逆转的,新时代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的科技发展制度红利和开放红利亦将不断释放。随着疫情缓解和全面复工复产,以及对受疫情影响企业救助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国科技企业势必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