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为什么核酸检测这么重要?梁宗安:这是防控新冠肺炎的“第一关”

  
日期:2020年09月22日  来源:卫生健康局  点击:[]
分享: 

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制作的《一周医讲 安有话说》栏目上线,通过年轻态、个性化的方式,为公众进行医疗科普、辟谣服务。

在今天的节目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教授将分享核酸检测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01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核酸检测能力全覆盖有什么重要意义?

梁宗安表示,当前,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局部地区出现小规模聚集性病例,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点之一。

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是主动筛查无症状感染者、落实“四早”要求的第一道防线,可以尽早发现传染源并从源头上控制住疫情传播,防止因无法及时诊断、及时隔离给整个疫情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

例如北京的防控措施,对重点人群实行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实行愿检尽检,基本做到了主动、快速、精准的管控,防疫强度也控制在有限范围内,确保了整个城市有序运行,这为将来全国其他地方防控散发病例而不影响社会运转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其次,海外一些国家由于核酸检测未实现全覆盖,确诊病例仍在爬坡阶段,对海外入境人员的核酸检测全覆盖是外防输入的必要措施,有助于防止关联病例的产生。

尤其是进入秋冬季节以后,大量的普通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流感、其他病毒性疾病与新冠肺炎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单靠临床诊断无法确诊。如果不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势必出现不确诊患者聚集,导致交叉感染和医院感染增加,严重时会导致医疗机构瘫痪,公共卫生系统瘫痪。所以,各级医疗机构均需要提高对核酸检测意义的认识,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按照6-8小时要求及时发送核酸检测报告。

02正常生活下,建议多长时间做一次核酸检测?为什么?(哪些职业、哪些人可能需要周期性做检测?)

梁宗安表示,由于许多患者在临床上会出现新冠病毒核酸假阴性,因此检测需要间隔超过24小时进行两次测量,如果是疑似患者或密切接触者,则需要在14天内每24小时检测两次,并在隔离解除前再次检测。

一些重点人群应做到“应检尽检”,甚至可能需要周期性的检测,主要包括: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监所工作人员和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检验采样过程需要标准化,以保证采集到合格标本。

03秋季渐临,专家此前预测的秋冬反弹是否会如期而至,哪些环节需要重点防控?

梁宗安表示,迄今为止,新冠肺炎全世界传播的高峰仍未到来,从流行病学上看,很难预测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疫情控制不好的国家,就可能出现秋冬季疫情反弹,甚至可能出现流感和新冠肺炎同步流行。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我国局部地区出现小范围疫情反弹是最有可能的形式,但是否会再次大暴发,这取决于人为干预的力度,有没有放松管控。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防疫体系,也有了早期诊断和早期隔离的经验,利用2-3个月的时间,做好包括医疗队伍建设、医疗和日常物资储备、定点医院床位、核酸检测能力等方面充足的准备,这样即使发生分散性爆发,各省市也可独立应对。

在防控方面,包括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1.严防外来输入,严格入境人员和进口商品的核酸检测。

2.加强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做好重点地区确诊病例相关人员和场所的调查处置。

通过发热门诊和社区哨点机构,第一时间捕捉新冠患者的行迹,进行深入彻底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快速及时的大规模检测,找到每一位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积极采取科学到位的隔离措施,同时医疗救治准备和院内感染防控要到位。

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项新技术,做到精准防控,采取有限关闭策略,保证经济不停摆。

3.强化重点场所(如商场、宾馆、餐馆等室内公共场所)、重点单位(如企业、养老机构、精神卫生机构等)、重点人群(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服务人员等)的防护和检测。

4.目前《诊疗方案第七版》疑似病例的定义包括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两个部分,流行病学史有4项内容,临床表现有3项内容。疑似病例的判定标准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1+2”和“0+3”。意思是流行病学史4项中有1项(1)加上临床表现2项(2),或者无流行病学史(0)而有全部3项临床表现(3)即可以确定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这个定义的两个标准均适用于高风险地区,但低风险地区“0+3”没有意义,只能用“1+2”的标准,这就要求详细的流行病学史的采集,以及核酸检测的跟进,以便及时确诊或者排除相关病例。

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需要重视并必须落实首诊负责制,临床诊疗过程中必须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以把可疑患者第一时间甄别出来,防止疫情蔓延!

对于普通群众来说,仍然要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把防控举措、行业指引转化为自觉行为方式,强化自我防护和管理意识,强化手卫生、一米线、开窗通风、清洁消毒等健康防护意识,坚持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和行为,让健康生活习惯常态化。

上一条:健康科普——入冬防病 各科医生 最想告诉你的事

下一条:健康科普——腰痛切莫乱按 七种情况要就医

关闭